城市古建景观灯“熄灯”是为保护文物“亮灯”
不久前,当初在晚上也灯火辉煌的钟鼓楼广场显得“暗淡无光”起来。西安市的钟鼓楼景观灯已修整为夜晚泛光照明灯具模式,关掉木房屋建筑本身的景观灯照明灯具设施,并进行全方位常规检查。而作出这种的决定,是为了保障古典建筑筑的消防安全。作为西安市较为关键标志房屋建筑的钟鼓楼广场,一改过去夜晚的灯火辉煌,显得“暗淡无光”下来,却令人多了些许真实亲切感。对重点文化遗产的安全维护,最能体现对文化遗产的尊敬和敬畏之心,这无疑是摆脱文物维护困境最强有力的措施。
不久前,国家文物局、应急管理部联手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第七条“严格用电安全”中要求“文化遗产房屋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‘亮化照明’,在文化遗产房屋建筑外安装灯具的要保持安全距离”。实际上,为关键文化遗产安装上景观灯,立足点是好的。但因为文化遗产房屋建筑历史悠久,并且大多数为木质框架,容易燃烧且维护难度系数大,尤其是碰到电线短路非常容易造成火灾事故,后果无法预料。为文化遗产“熄灯”,不追求景观灯的面子,而重视文化遗产房屋建筑的切实维护里子,这种细节上的考量与转变,在一定层面上如同点亮了保护文物房屋建筑的“明灯”,无疑是一种理性与务实,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推进,“夜经济”不断兴起,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大城市景观灯的不断增加,让城市的夜晚充满活力和魅力。
但一些大城市视景观灯为大城市的脸面,过分追求奢华、气派的景观灯效应,切有越来越激烈之势,一些大功率、高耗能的景观灯群点亮城市的夜空。光芒四射的大城市景观灯,推动了夜经济的发展,但非常容易导致电力资源和公共财政的浪费,对文化遗产房屋建筑埋下安全隐患等。目前,全国各地都是在大力治理“景观亮化照明”过度化等问题。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而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,把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低碳生活。
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: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。低碳生活之下,如何让大城市景观灯设计在一个合理科学的常态,无疑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。应本着适度与低碳、维护与安全的原则,例如在景观灯的耗电功率上设限,力戒景观灯过多过滥等,表现经济合理得体的风格。夜如白昼,这种的城市亮化照明已背离了初衷。
大城市亮化照明与低碳生活并非矛盾体。亮化照明在营造大城市晚间风景的同时,也要点亮城市节能和文物保护的“明灯”,也就是说,大城市景观灯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大城市的节能意志。景观灯能装饰大城市的风景,还能传递给广大群众节约的品质,这对于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能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。
上一条: 高杆灯的设定标准